就業信息
目前,通過催化炔烴環異構化方式構建復雜分子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但這些構建方法局限于金屬或Br?nsted酸催化劑對炔烴的活化。近年來,由于分子碘具有類似過渡金屬的活性、低毒性、高性價比、商業可得和易于處理等優點,利用分子碘活化炔烴環異構化來簡便、實用地構建碳環或雜環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中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特別是,由于分子碘具有良好的親炔性,I2介導的炔烴碘化環化反應已被證明是一種高效構建各種碘代雜環的有效方法。此外,分子碘催化或促進的炔烴氧化環化反應已成功地應用于制備有價值的碳環或雜環化合物。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的研究中Wang,Saito,Maiti和Nguyen等課題組利用分子碘作為π-酸催化劑,實現了在不使用氧化劑的情況下,炔烴簡單的一步環化反應。盡管如此,分子碘催化的炔烴環異構化反應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要使用過量的碘或者氧化劑,一步簡單的成環反應。因此,發展一類I2催化的串聯炔烴環異構化來構建復雜分子,特別是涉及C-C鍵的斷裂/結合過程,是極具挑戰性。
炔酰胺目前已被國內外眾多課題組廣泛用于構建各種有價值的雜環,特別是氮雜環。其中,以吲哚-炔酰胺作為底物通過5-exo-dig或6-endo-dig環化/遷移反應,可以高效地、原子經濟性地構建一系列復雜化合物。然而,所有的報道都局限于1,2-乙烯基遷移或螺環中間體的進一步的環化。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螺環物種中截然不同的C(sp3)-C(sp3)鍵斷裂的反應仍未被研究。更為重要的是,已有的報道有關吲哚-炔酰胺環異構化反應的僅限于過渡金屬或Br?nsted酸催化劑的使用,無金屬和Br?nsted酸催化吲哚-炔酰胺環異構化的發展尚未被報道。受Sanz等課題組發展的雙吲哚-炔烴重排研究的啟發,我們設想將吲哚基團引入色胺-炔酰胺中,實現I2催化的炔烴環異構化,以及未被報道的C(sp3)-C(sp3)鍵斷裂和重排,實現吲哚衍生物的化學選擇性和多樣性合成。
最近,我院錢-龍課題組(錢鵬程-李龍團隊)首次實現了分子碘催化吲哚-炔酰胺環異構化反應。溫和條件下,原子經濟性、高立體選擇性、化學選擇性、多樣性地合成了吲哚類衍生物。另外,錢鵬程-李龍團隊與南昌航空大學孫青老師進行理論計算合作,進一步揭示了該反應很有可能經歷了5-exo-dig/重排過程。
此項工作I2-Catalyzed Cycloisomerization of Ynamides: Chemoselective and Divergent Access to Indole Derivatives.Bo-Han Zhu, Sheng-Bing Ye, Min-Ling Nie, Zhong-Yang Xie, Yi-Bo Wang, Peng-Cheng Qian,* Qing Sun,* Long-Wu Ye, and Long Li.* I2-Catalyzed Cycloisomerization of Ynamides: Chemoselective and Divergent Access to Indole Derivatives (wiley).發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溫州大學作為第一單位,錢鵬程,李龍為通訊作者。南昌航空大學孫青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主要由錢鵬程-李龍團隊博士后朱伯漢和2021級碩士生葉圣炳共同完成,并得到課題組其他研究生和本科生協助。理論計算部分由南昌航空大學孫青老師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1828102)、溫州市科技局項目(ZY2020027)、浙江省西湖大學前沿技術化學研究中心和功能分子精準合成重點實驗室(PSFM 2021-02)、溫州大學啟動基金、廈門大學國重開放性項目(202004,202016)和中國江西省教育委員會基金會(No. GJJ210906)等資助。
中國浙江省溫州市茶山高教園區 電話:0577-86598000
中國浙江省溫州市學院中路276號 電話: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07006821號-1 浙公網安備 33030402000759號